奧格列龍 Orforglipron:告別針劑時代!口服「減重神藥」效果媲美司美格魯肽 Semaglutide

在全球糖尿病與肥胖症患者持續攀升的背景下,一款革命性的口服藥物正在改變治療版圖。
奧格列龍(Orforglipron),這款由日本中外製藥公司研發,並於2018年授權給美國跨國藥廠禮來公司(Eli Lilly and Company)開發的新型小分子、非胜肽(non-peptide)口服GLP-1受體促效劑,正為無數患者帶來全新希望。
美國禮來公司logo
奧格列龍(Orforglipron)化學式
GLP-1藥物的進化之路
GLP-1 藥物為 GLP-1 agonists 升糖素胜肽-1 受體促效劑(Glucagon-like peptide-1 agonists)。在全球減重與降血糖藥物市場中,GLP-1 受體促效劑已寫下醫藥史新頁。
在全球減重和降糖藥物市場中,GLP-1受體促效劑可說是當紅明星。分別為以司美格魯肽(Semaglutide,商品名 Ozempic® 胰妥讚、Wegovy® 週纖達)和替爾泊肽(Tirzepatide,商品名 Mounjaro® 猛樂纖、Zepbound®)為代表的注射型藥物,憑藉優異的血糖控制與體重管理效果,取得亮眼成績。
目前經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核准,可用於非糖尿病成人體重控制的 GLP-1 類藥物包含:Liraglutide 利拉魯肽(商品名 Saxenda® 善纖達),以及於 2025 年通過核准的 Mounjaro® 猛樂纖。
然而,需以針劑注射的給藥方式,對患者而言在便利性與順從性上皆有挑戰。
奧格列龍的問世,打破了這項瓶頸。2025年4月,它成為首個成功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口服小分子GLP-1致效劑,意味著患者能省去每日/每週注射的困擾,並可在不受飲食或飲水限制的情況下,每日口服一次。

非胜肽小分子:技術創新的結晶
奧格列龍(Orforglipron)的成功源於其突破性的非胜肽小分子設計。相較於傳統多胜肽GLP-1藥物,它具備以下優勢:
- 小分子結構穩定,可耐受消化酶降解,適合口服給藥。
- 製程較為簡化,生產成本理論上更低,有助於大規模推廣與可及性提升。
此外,奧格列龍是一種偏向啟動特定訊號路徑(cAMP)的GLP-1藥物,它的設計讓藥效強、作用選擇性高,並可減少長期使用後身體對藥物產生「適應而失效」的情況(也就是減少受體脫敏)。其長達 29-49 小時的半衰期,支持每日一次的服藥方案,帶來穩定且持續的療效。
臨床表現亮眼
減重療效: 在一項為期 36 週的二期臨床試驗中,奧格列龍使患者體重平均減輕 9.4% 至14.7%,遠高於安慰劑組的 2.3%。其中,46% 至 75% 的患者體重降幅超過 10%。
血糖控制: 在針對第二型糖尿病的三期臨床試驗(ACHIEVE-1)中,經 40 週治療,奧格列龍使糖化血色素(HbA1c)下降 1.24 至1.48 個百分點,顯著優於安慰劑組的 0.41%。

千億美元市場的新格局
隨著奧格列龍即將上市,整個 GLP-1 市場正迎來巨大變革。預測顯示,全球GLP-1受體致效劑市場將由 2024 年的 534.6 億美元,成長至 2030 年的 1,567.1 億美元,年複合成長率(CAGR)高達17.46%。部分分析更預估,市場規模將於 2030 年突破 1,500 億美元大關。

口服劑型的出現,不僅是技術的突破,更重塑市場格局。對無法接受針劑治療的患者而言,這是嶄新的選擇。業界預計,首款口服 GLP-1 藥物最快於 2027 年問世,而禮來的奧格列龍則是此賽道上的領跑者。
當然,競爭亦愈發激烈。目前全球約有 63 個 GLP-1 受體致效劑產品正在研發,4 款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。禮來公司預計於 2025 年底提交奧格列龍的減重適應症申請,並於 2026 年申請第二型糖尿病適應症。
CATO 助力口服GLP-1創新加速
隨著奧格列龍邁向商業化,作為首款口服小分子GLP-1藥物,其品質控管面臨嚴苛挑戰:非胜肽結構帶來新的雜質分析需求、口服劑型對純度要求更高,且同時涵蓋糖尿病與肥胖治療,對品質標準提出更嚴謹要求。
CATO 提供奧格列龍(Orforglipron)相關雜質對照品,協助製藥企業與科研單位達成國際品質標準,確保研發、生產與品質檢測順利進行,加速藥物上市與臨床應用。
(下圖為部分產品展示)
